测试编号:演示报告
情绪粒度测试(RDEES) 14题
下载报告
测试日期 | 2025-08-02 18:37:18 |
测试用时 | 2分20秒 |
测试结果
测试分:3.50 (满分5)
您的测试结果:偏低
您的测试结果:偏低
软件根据测试人的选择项,自动生成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答题时间
结果解析
在情绪研究领域,情绪粒度作为衡量个体情绪感知与表达能力的关键指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 年,Kang 和 Shaver 设计的 RDEES 量表(Revised Differential Emotions Scale),以 14 个测试题构建起量化评估体系,通过测量个体情绪体验的广度与区分精度,为情绪粒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标准化工具。
情绪粒度的内涵体现在 “感受 — 表达” 双维度的动态平衡中。在情绪体验层面,高情绪粒度者如同携带精密情绪扫描仪,能捕捉到他人难以察觉的细微情感变化。例如,面对工作失误时,他们不仅能感知到笼统的 “沮丧”,还能分辨出混杂其中的自我怀疑、对他人失望等复合情绪。在表达维度,这类个体拥有更丰富的情感词汇库,能精准描述内心状态,将 “不开心” 细化为 “失落”“委屈”“挫败” 等具象化表达,显著提升沟通效率。
作为情商的核心构成要素,情绪粒度在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情绪粒度者凭借敏锐的共情力,能快速识别他人微表情、语气中的情绪信号,从而灵活调整沟通策略。在团队协作中,他们既善于化解矛盾,又能营造和谐氛围。同时,对自身情绪的清晰认知赋予其强大的情绪调节能力:当遭遇压力时,能通过解构复杂情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减少负面情绪的持续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情绪粒度个体常陷入情绪混沌状态,难以区分焦虑与愤怒,导致情绪表达失当或过度压抑,不仅增加人际冲突风险,还可能因长期情绪管理失能引发抑郁倾向。
免责申明
本测评报告是根据受测者的回答生成的,数据来源于受测者自己的选择和认知。在分析这些数据时,建议结合实际的访谈情况,不要仅仅依赖本报告来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