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16pf人格测试
187道精选题目58 +已测试
测试介绍

测评介绍

雷蒙德·卡特尔(R.B.Cattell)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F。根据一项研究,1971—1978年间被研究文献引用较多的测验中,16PF仅次于MMPI排居第二。在一项关于心理测验在临床上应用的调查中,16PF排第五。卡特尔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要介绍16PF,不能不提到特质理论,因为16PF是伴随着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而发展的,二者可谓“相辅相成”。

使用须知

1、在确保正确理解问题的前提下,请快速进行选择。在做决策时,应遵循“我会如何做”而不是“我应该如何做”的原则。

2、测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所有特质,但可以接近真实的个人情况。测试结果及其分析是基于测试者所做出的选择。

3、测评结果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测试者学习工作、生活经历、情绪和环境的变化,测试结果也可能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卢婷婷, 贾艳明. (2016). 16PF人格问卷的信效度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5), 952-956.

2、赵学军. (2015). 多维量表在心理健康评定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 23(10), 1830-1837.

3、刘慧敏, 吴玉姣. (2013). 16PF人格问卷在大学生人格测量中的实证研究. 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34(4), 111-115.


热门爆款
大众测试